上海时尚之都的形象深入人心,时装之外,上海还是一座美妆之城。
今年8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 CBE·胡润中国彩妆品牌TOP50》报告。从城市来看,上海以17个上榜品牌数量大幅领先其他城市,成为头部彩妆品牌最多的城市。今年上半年,全国限额以上单位的化妆品零售额达2291亿元,上海零售额达685亿元,约占三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美妆重镇。
翻看十年前的数据,上海的化妆品零售额仅为全国的十分之一。十年间的跃迁发展,背后藏着一个上海美妆产业主动转向、抓住国产化妆品崛起机遇的故事。
解决“卡脖子”
从百雀羚这样的经典老字号,到佰草集、自然堂等国货中坚力量,再到橘朵、优时颜等美妆新势力……上海的“美丽”事业可谓历史悠久。
然而繁荣表象下,其实暗藏危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美妆企业大量依赖进口原料,时常面临“卡脖子”的问题。
“化妆品由各种产业链上游的精细基础原材料和功能性原料通过配方技术制作而成。如果要给消费者的皮肤带来修护、祛痘、美白、抗皱等不同维度的效果,依赖的是核心功效成分,也就是原料。”自然堂集团研发中心生物发酵原料开发负责人李俊这样形容其重要性:“原料可以说是化妆品的‘芯片’。”
为解决行业之痛,上海的本土企业将战略重心转移到了自主研发。如自然堂自2013年开始微生物发酵原料的自研开发。李俊与研发团队前往西藏喜马拉雅山脉进行了近10次极地科考,筛选出600多株特色菌株,后由自然堂集团研发中心自主研发了多种核心化妆品原料。
股票配资平台哪个最好,互联网配资平台,比较大的证券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