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块9,夜里十一点,花小猪叫车回家的时候,我还在幻想着今晚能不能抽中个温柔司机。理想很丰满,现实一上车就碎得稀巴烂。司机大哥那张脸,阴沉得像北京冬天的雾霾。车门刚关上,车厢里立马多了一丝“人生不易”的气息。没有人打招呼,只有导航机械的女声和他低声的骂咧咧。那种氛围,仿佛你刚点了一杯热奶茶,结果老板把杯子摔地上:热情没了,剩下一地尴尬。
他话不多,情绪却写在脸上。“跑了一天才三百多,租车、充电一扣,净剩下啥?平台还把我们当机器人使,给的钱比娃娃机还抠。”说着说着,手还不忘敲方向盘。我盯着后视镜,有点发愣——谁规定深夜打车不能碰上“现实社死体验”?有时候,出租车不只是交通工具,更像个流动的情绪垃圾桶。有的司机把微笑贴脸上,有的司机把烦闷甩到路上。
你要问这行业怎么了,翻翻新闻热搜,看看数据。2024年全国网约车司机数破500万,不到三分之一能月入5000。平台补贴缩水,单价一降再降,单子还得拼手速抢。平台“灵活就业”这根稻草,捞得住几个人?你跑得快,累得像狗,跑得慢,饿得像狗。平台算法一调,今天4.6元一单,接人2公里,送人4公里,刚上车才知道钱多少。司机和乘客都像拆盲盒,能不能开出个好心情,全靠命。
平台说什么“用户满意度提升”,我在车里抠手心。司机说他女儿要学钢琴,一个月工资不够交学费。我想起去年遇到的外卖小哥,凌晨一点还在楼下等我下楼取餐,他笑着说:“多跑几单,年底好给儿子买辆小车。”城市夜晚亮着灯,大家都在为点小小的希望熬着夜。你以为生活会因为你的善良就变得温柔?有时候,生活只会回你一句“你再努力也白搭”。
说到底,乘客不想被骂,司机不想委屈自己,可平台根本不在意你那点小情绪。平台盯着KPI,司机盯着平台,乘客盯着手机里9块9的订单,三方博弈,比世界杯小组赛还精彩。有个朋友做司机,跟我吐槽过一次:“平台监控聊天,上车多说两句都怕被警告,真是开个车比开直播还谨慎。”想发泄?不好意思,憋着。想客气?你得笑到脸抽筋。谁不想好好活着,谁不想温柔点,可现实就是一盆泼天冷水。
我没少见深夜的北京。凌晨两点的环路,出租车和网约车像在城市里接力跑,谁都不敢停。司机困了,靠边喝口水,平台就给你扣分。你不接单,系统自动降权。夜里接单的,大多是为生活负重的人。谁还记得“灵活就业”最初的梦想?那会儿大家都觉得能自由安排时间,结果现在谁不是被平台绑得死死的。
有时候我在想,平台经济到底带来了什么?是让大家更方便,还是让城市更冷漠?数据好看,体验却越来越差。司机和乘客都在抱怨——司机说赚得少,乘客说服务差。平台说打分机制能解决一切,实际上只会让大家更焦虑。你给司机差评,他可能一晚上都睡不好。你遇上心情差的司机,回去还得发个朋友圈吐槽。大家都在卸下情绪,然后继续第二天的循环。
我挺羡慕那些能在深夜里和司机聊得开心的人。也许他们年纪小,也许他们心大,也许他们那天运气好,刚好碰上了个笑眯眯的司机。可这种好运,和中彩票也差不多。更多人像我一样,一路缩着脖子,祈祷司机别突然爆发,祈祷自己别踩到雷区。
打工人都不容易,这话说起来太轻巧。你要真想体会,凌晨两点出去跑趟单试试。你以为司机苦,其实平台才是真正的赢家。算法一改,所有人都得跟着跳舞。乘客想省钱,司机想挣钱,平台想做大生意,三方扯皮,谁也没法退场。
我不是没想过换工作,也不是没想过多理解一下司机。可是,夜里被骂一路,谁受得住?要是我有选择,早就回家睡觉了。可大多数人哪有选择?一如网约车行业,谁不是在被生活推着走?你说未来会不会有自动驾驶,司机都被机器取代?也许会吧,到时候平台还能整出新花样来卷大家。
深夜打车回家,像开盲盒,有时候能抽到彩蛋,有时候抽到炸弹。你遇到什么,全看运气。谁容易?谁都不容易。平台不容易,司机不容易,乘客更不容易。大家都在各自的泥潭里摸爬滚打,谁也别羡慕谁。
你要是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或者你就是司机,评论区见。你一句,我一句,夜还长,故事多得很。不信?下次夜里九点,试试花小猪,再来聊聊你的奇遇。
股票配资平台哪个最好,互联网配资平台,比较大的证券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